初春时节:漫步沪上百年高校

发表时间: 2024-04-23 15:20:41 发布于:产品中心<

  魔都上海,繁花似锦。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像伟大的巨人,托起了城市的发展;花园洋房、四处遍布,像厚重的古书,蕴藏着城市的底蕴。繁华的都市风光、独特的文化内涵、深邃的历史沉淀、时尚的多元氛围,从吴越文化、江南文化到海派文化,这座独特而卓越的城市始终站在了历史前沿,屹立在东方,变成全球闻名的国际大都市。

  魔都上海,人才高地,高校林立。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有68所高等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8所百年高校,在一百年前,就开启了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科技强国的百年基业,在漫长的岁月中,开创和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日的校园里,我们再次相聚。又到开学季,我在走访本市高校的日常工作中,有的放矢地尤其关注了申城的8所百年高校。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主干道“宣怀大道”,命名于交大前身南洋公学创始人盛宣怀,钟楼为校行政楼

  跨越了“三个世纪”的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清末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近代著名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1896年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1921年首次启用“交通大学”校名,定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之后,又几经波折易名,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在抗日战争烽火年代,交大师生历经艰险、坚持办学、几度迁校、弦歌不辍,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交大师生欢欣鼓舞,1959年3月上海和西安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同年7月交通大学上海部分正式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

  建于1919年的“老图书馆”是徐汇校区标志性建筑之一,“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外景随拍

  “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由同志题写碑文的“上海交通大学百年校庆里程碑”高高耸立在校区中央大草坪

  尽管上海交通大学的行政主体已经实现了从徐汇校区向闵行校区的战略转移。然而,徐汇校区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翻滚。

  我特别邀请了交大毕业的老朋友陪同一起参观徐汇校区。当你站在华山路1954号前,一座红墙碧瓦、质朴优雅、古色古香、端庄大气的校门矗立在你的眼前,这就是被同学们戏称为“庙门”的交大校门。

  跨入校门,一幢三层尖顶,中央标有“图书馆”的英式维多利亚风格的老建筑映入你的眼前,那里坐落着由同志题写的“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当你走进校史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百年来的风雨沧桑、先辈们的英雄创举、学长们的卓越成就,承载着辉煌与荣耀,交大精神、薪火相传、接续奋斗、永放光芒。

  之后,我们又边走边聊,来到了校区中央大草坪,一座在1996年校庆100周年时所立的“上海交通大学百年校庆里程碑”高高耸立,同志题写了碑文,“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草坪四周,从“五卅纪念柱”到“与日俱进”碑;从史霄雯、穆汉祥烈士墓到杨大雄烈士殉国碑记、“英烈群雕”,一座座凝结着红色文脉的纪念碑,镌刻着百年历史的岁月印记,缅怀英烈之魂,铭记历史丰碑。

  徐汇校区的图书馆特别多,也是同学们跑得最多的地方。老朋友还特别向我介绍了当年他们就读时候的一些情景,一周七天的路线图格外的简单,每天就是从教室到寝室;从食堂到图书馆,很少回家。交大学子刻苦学习、孜孜不倦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不得不翘起拇指,称赞叫好。

  复旦校园里的各类展览馆、名人故居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典故,复旦大学校史馆随拍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1905年沪上最早的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复旦公学”脱颖而出,1917年正式定名为复旦大学,跨入“新千年”,与始建于1927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合并,成为“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二十多年来,因工作需要,我每年都会到复旦大学行政主体所在地邯郸路校区穿梭一番。四季如春的校园令人流连忘返。校园里的各类展览馆和名人故居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历史典故,也许是我历年来跑得最多的地方。从奕住堂的校史馆到景来堂的蔡冠深人文馆(博物馆);从玖园爱国主义建筑群中的《宣言》展示馆、苏步青旧居、谈家桢旧居到光华双塔楼西侧的“驴背诗思”雕塑,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今年春季开学,我特别前往枫林路校区。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我特意赶在早高峰之前,来到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晨光绚丽,初春的阳光温柔地洒落在大地,虽然还带有一点丝丝的寒意,当你漫步在上海医学院的林荫道上,目睹许多晨读的复旦学子和匆匆从寝室、从食堂、从校外走向教学楼的同学,心中的暖流瞬间涌上心头,芸芸学子渴望学习、只争朝夕的精神面貌深深地感染了我。正如校史馆所展示的那样,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上海医学院特有的风貌。为人群服务,发扬抗战精神、西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老西藏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为强国奋斗,发扬抗击非典精神、抗疫精神、劳模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科学家精神、丝路精神。“正谊明道”,铸造医学丰碑。

  素有沪上高校中花园洋房、中式庭院最多、最集中的学校莫属上海理工大学。这所由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演变发展起来的以机械为主体的工业学校,几经调整整合、合并发展,1996年正式组建上海理工大学。巍巍学府、沧桑百年、薪火相传、履践致远,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

  在上海理工大学的百年校园内,“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遍布校园的角角落落,在军工路校区就有36幢造型各异、错落有致的历史建筑,构成了沪上高校顶级规模的历史建筑群。与此同时,地处徐汇区复兴中路1195号的复兴路校区,原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旧址,在那里依然保留着7幢具有英式、德式风格的经典历史建筑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来也巧,那天我冒着蒙蒙细雨,来到上海理工大学,许多同学正从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烈士故居”走来,原来是学校的一个学院党支部组织学生在校内参观“刘湛恩烈士故居纪念馆”,我也跟着学生队伍沿着走廊,参观了“丹心向春晖”主题展。“微光成矩”,校园里的革命先行者;“劲草真金”,统一战线上的文化斗士;“教育救亡”,峥嵘岁月里的红色堡垒;“科教兴国”,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砥砺奋进”,勇担制造强国使命。通过展示、讲解以及与讲解员的提问互动,融合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文化脉络、地标建筑等元素,诠释了一代又一代上理人的爱国报国故事。

  同济大学校史馆随拍,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了同济德文医学堂

  同济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纪初,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第二年学校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从历史上看,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有很深的渊源。经过几次改名与合并之后,终于在1923年正式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8月成为国立同济大学。因此,从1907年至今,同济大学已拥有整整117年的办学底蕴了。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同济大学校史馆有许多看点,加上时任上海水产大学宣传部老领导调任到同济校史馆,所以,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经常浏览阅读到老领导有关校史的新内容、新发现、新资源、新文献,同济大学的校史历程是一部抗战史、战斗史、发展史、奋进史。

  小桥流水、竹林葱茏、树影婆娑,“三好坞”美景美不胜收,摄于:2024年3月6日

  在参观了同济大学校史馆后,我特别站在了竖有“国立同济大学”的“国立柱”前。顿时,思潮翻滚,历史的场景一幕一幕地在我的眼前闪过。在那抗日烽火遍燃的年代,上海高校师生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同济校园悍然被炸,同济大学被迫搬迁,激烈的战事,无奈辗转迁徙,历经六次西迁,行程长达两万两千里,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李庄,开启了六年的办学历程,直至抗战胜利,颠沛流离的迁址,终于划上句号。1946年开始,才陆续分批返回上海。同济大学是抗战时期搬迁次数最多、迁移路程最远、经历历程最为曲折的高校之一。曲折的经历、坎坷的道路、难忘的历程、英勇的气概,谱写了一曲教育报国、文化抗战的壮丽史诗。也培养和造就了以吴孟超院士、李国豪院士为代表的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才。

  同济大学的樱花盛景美得令人心醉,是沪上闻名遐迩的打卡景点,翘首以盼的三月底近在眼前。然而,同济大学还素有大杨浦“人民公园”的美誉,吃在同济,名不虚传。那天,我和同济老师在三好坞观景餐厅共进午餐,站在窗户前,三好坞美景一览无余,我们又特地优哉游哉地荡游了一圈,当你站在“隐秀桥”上,光顾四周,“枕流桥”与此遥相呼应,脚下“同心河”潺潺流水,跨过小桥,竖有“麟凤室堂英雄作业,桃李花实君子逢时”楹联的一座亭子静静地矗立在前方的一角,与林中的“湖心亭”“九曲桥”遥遥相对,一尊“三好坞”生物化石的石碑醒目地耸立在草木成荫的园区之中,竹林葱茏、树影婆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给人一种曲径通幽、清新宜人的感觉。

  复建的“国立上海商学院”老校门成为了上海财经大学网红打卡景点之一,摄于:2020年9月25日

  由同济“国立柱”,使我想起了“国立上海商学院”。这所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的大学,就是我们今天的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可以追根溯源到1917年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研究商学的高等学府,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创开设的商科,1921年经扩充、改组、迁址,成立国立东南大学上海商科大学。1950年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十年后更名为上海财经学院,1985年正式升格为上海财经大学。

  初春的雨水特别多,随着一场场春雨,一阵阵春风,扑面而来,雨过天晴,我来到了上海财经大学。恰巧,与我联系对接了二十多年的宣传部老师,也进入了职业生涯的收官之年,所以老友相见,格外亲切,我们闲庭信步地漫步在财大的林荫大道上,行步闲聊、谈笑风生。

  当我们徒步到复建的,具有复古风格的“国立上海商学院”老校门时,老领导娓娓道来,特别向我介绍了这座老校门饱经战火、历经沧桑的坎坷岁月。

  这座在建校99周年之际落成的“国立上海商学院”复建老校门,出自于近代著名建筑师、北京建筑设计院总设计师杨锡鏐之手,造型典雅、气势庄严,承载着历史记忆与迭代创伤。那是1932年,刚刚营建完工入驻江湾新校区,在“一·二八事变”中毁于一旦;1935年重建后,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再次被毁,“国立上海商学院”老校门的“两建两毁”与整个民族命运与伤痛紧密相连。

  在老领导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育衡楼的“商学博物馆”,这是一座以“商”为中心的主题博物馆,“富国策·大学堂”,丰富的商学史料和专业书籍、珍贵的商业凭单和各类票据、历代的中国货币和国外货币,我第一次目睹了有这么多的货币、票据、算具;第一次直观了解了中国商业的发展历史,领略了中华优秀商学的历史文化。

  从复建的“国立上海商学院”到“商学博物馆”;从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塑像和“经济匡时”的题词石到“志在云天”、展翅飞翔的“上财鹰”;从奢华餐厅“缤纷谷”到“春晖河”拱桥与高耸挺拔的水塔,展现了我国商学高等学府的特有内涵和坚石根基,百年积淀的文化渊源尽显“商学”特色的磁性,百年校园、源远流长。

  “滴水湖”畔的“海大”,充满“海”的韵味,上海海事大学随拍,摄于:2023年10月26日

  我国首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上海海洋大学“淞航号”模型随拍,摄于:2023年10月26日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是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由此开启了学制4年的航海专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历经易名、停办、调整和恢复,由新中国诞生时的上海航务学院,至1959年9月发展为上海海运学院的建制,2004年升格为上海海事大学。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到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是由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和中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首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在1912年创建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几经变革、易名、迁移、发展,1952年升格为上海水产学院,成为中国第一所本科水产高校,1985年学校再次升格为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同年学校主体搬迁到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去年,我在拜访上海海事大学宣传部领导临行告别时,随口说了声:我还要到海洋大学去一下,领导特别向我介绍了“海事与海洋”两校的共享区。原来,在临港校区的海事大学5号门与海洋大学6号门的两校之间特别设有一个圆形共享区,并在周边有一个集各种小店、餐饮、理发、水果店等一应俱全的汇海文化广场,将两校紧密地联系起来了。难怪,民间就有建议与展望上海这两所“海大”合并的传闻。我想:上级部门也会从国家高校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和政策导向出发,立足长远、考虑、系统分析,不断助力推动上海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坐落在东海之滨、滴水湖畔的“海大”,以其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人感受到海的韵味。

  人们都说“海大”离市区蛮远。这次我特意选择了公共交通、坐上地铁,真切感受一番这个“远”的滋味。

  那天,我起了个大早,从虹口乘坐地铁,足足花了1小时40分钟,直抵临港大道地铁站。之后,来到了距大海最近的、被称之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的上海海事大学。

  踏进海事大学,犹如进入了一个“航海世界”。记得十多年前,我到学生处联系工作,第一次来到临港校区,就被广袤无垠的校园所震撼,我即刻联系了与我对接的老师,原来学生处就在学校的中央位置,在一幢以“船”为造型的学生服务中心大楼内。由于时间排得较紧,“二点一线”、来去匆匆,也没有静下心来,观光游览校园美景。然而,校园内“海”的氛围却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春时节,雨过天晴。当你悠然行走在湿漉漉的校园大道上;当你踏入潮湿泥泞的草坪上时,与心中意念中的海的气息、海的深情融合在一起。驻足凝望,恍如站在了正在大海航行轮船的甲板上,一眼望去,“中国海事·南汇嘴灯塔”这座固定航标巍然屹立在芦潮引河畔的校园西北侧。穿着海员校服的同学精神饱满、五彩斑斓的船舶信号旗随风飘扬,宛如给予来来往往行人的最高礼仪。当你登上“海上虚拟课堂”“吴淞”号组合式液货模拟船时,自己俨然成为了一名威武坚毅的船长,成为了一名出征远航的海员。校园大道与校园草坪的醒目地带,象征航海物件的大型雕塑,给你带来了无限的遐想,雕塑“情结”:用粗麻绳系缚海大和海狮的情缘;雕塑“腾飞”:笑看海燕飞天、螺旋桨升空;石雕“问海”:问天、问地、问大海,孜孜不懈、勤奋好学;雕塑“金锚”:航海铁锚金光闪闪、青春活力无穷无尽。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在申城的高校中,有山有水的校园屈指可数,这座海拔12米、取名“海燕山”的小山坡,成为临港地区滴水湖畔的“最高峰”,起伏的山坡、优雅的名字、美好的寓意、秀丽的景色,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同高尔基著名散文《海燕》中所说,海燕象征着坚韧勇敢、乐观自信,这也是一个航海家应有的精神。据悉:“海燕山”是在临港校区建设时,用开凿“智慧湖”时挖出的泥土和民生路校区、吴淞校区的泥土汇聚在一起堆砌而成,蜿蜒起伏、美不胜收。

  穿过“海大”共享区,我来到了被誉为“中国现代水产教育的摇篮”上海海洋大学。

  走进海洋大学,仿佛来到了“海洋世界”。多姿多彩的海洋世界是多么的神秘与奇妙。传承海洋文化,探究蓝色奥秘。今年,我特别前往图文信息中心7楼,饶有兴趣地参观浏览了“水生物科技馆”,这是一个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科研成果、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水生物综合馆,围绕“人类与水世界和谐共处”这个主题,以长江为主线,由西向东、循序渐进,通过栩栩如生的水生生物标本和简明扼要的介绍,运用浩瀚灯光与多媒体技术,营造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水生世界,让你仿佛亲临绚丽的水生王国,饱览神秘、瑰丽的水生生物。“国宝活化石”中华鲟、“海中大熊猫”中华白海豚以及江河湖海千奇百态的鱼类、珊瑚、贝类等标本,形态逼真、惟妙惟肖、新颖别致、活龙活现。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纺织印染厂工作期间,当时有一家在浙江的联营厂,春节期间向我们主体厂职工发放“年货”,送来了俗称叫“对虾”的农副产品。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刀额新对虾”,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基围虾。在当时也算是蛮稀奇的“高档菜肴”。没过几年,这道美味佳肴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沪上市民喜闻乐见的家常菜。前些年,在与水产大学一位领导拉家常时聊到,这位老师正巧是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又是研究团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即向我特别介绍了近几年来,为极大满足与丰富人民大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和精准把握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水产养殖与水生生物科研上的新突破、新发展,促进经济鱼类养殖高效、快速、安全、健康发展。餐桌上的新需求、新食料;舌尖上的新海鲜、新河鲜层出不穷,品种之多、质量之好、产量之高,令人赞叹不已。2020年4月11日《崇明报》“文旅”专栏整版刊登了我撰写的散文随笔《农家乐,乐呵呵》,文中的“喂乌小蟹喝‘酸奶’,让昂刺鱼上‘跑道’”,着重介绍了崇明首创的“虾稻鳖”共生共作生态养殖模式。原来又黑又小的“乌小蟹”“喝酸奶增肥”长到三四两已经不是新鲜事;“跑道养鱼”法,让鱼在细长条的鱼池中“游泳健身”。如今,这些由海洋大学科研团队共同研发的高的附加价值的崇明昂刺鱼、罗非鱼等优质鱼品已确定进入市场,备受市民们的欢迎,丰富了寻常老百姓的餐桌。

  一枝嫩芽含春色,初放花苞藏异香。几度寻春春不遇,今年的初春,阴雨绵绵,弥漫着湿润的气息。往年春天,争奇斗艳的鲜花,如今也姗姗来迟、含苞待放地期待着春日暖阳。初春的海洋大学,花红柳绿,含苞怒放。校园大道、庭院屋前、雕塑四周,是花是菜的二月兰蠢蠢欲动;清新柔美的樱花花蕾已经登上了树枝;红玉兰、紫玉兰刚刚显露出跃跃欲试的态势;楚楚动人的海棠花宛若少女娇羞掩面,羞羞答答地都不肯率先露出真面目。“待到山花烂漫时”,鲜花竞相登场、尽情盛开。也许,再过一两周,春天的海洋大学,必定是花的海洋。

  “红色学府”上海大学,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校史馆随拍,摄于:2023年11月27日

  今年寒假后的开学季,我走访的最后一所高校是素有红色学府之称的上海大学。那里已经是色彩缤纷、万紫千红。

  享有“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时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时期的上大”盛誉的上海大学,是中国人在1922年10月参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等悉心关怀;于右任、瞿秋白、蔡和森等汇聚上大。1927年被当局强行关闭。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复旦分校、上外分校等六校合并,复办上海大学。1994年由上工大、上科大、上大、上科高专四校合并,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担任校长,钱伟长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治学方略开创了学校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的新局面。

  往年联系工作,我都是到上大路99号的校行政楼,今年在到校本部回来的同时,我又顺道来到了上海大学延长路校区。校园里鲜花盛开、繁花似锦。

  红色启蒙、校园传奇。上海大学的遗址就是在毗邻延长路校区的青云路323号上海市第六十中学内。所以延长路校区是离当年上大发源地最近的校区。

  我从广中路校门进入,穿过行健楼,来到了上大延长路校园的大草坪。前后光顾,两栋老建筑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北大楼”和“南大楼”,红砖红瓦的外墙依然保留着砼排架要素和老虎窗原貌的“南大楼”,蕴含着老建筑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深刻理念,修缮老建筑、酿出新滋味。

  大草坪的东西两端,两所电影学院遥遥相望。东面的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是纳入全国高考统招系列的艺术类院校,目前慢慢的变成了国内最好的影视院校之一,“学院即是片场,艺术融合技术”,上海电影学院师生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影像探索实践基地拍摄了一系列好作品,获得了许多国内外影视大奖。西面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是上海大学与温哥华电影学院在2014年6月合作办学的中外办学大学。正巧,在学院门前的大草坪上,外籍教师正绘声绘色、激情四溢地和同学们讲解授课,我好奇地与助教轻轻地聊了起来,原来这是一堂日常课程。我在助教的陪同下,兴致盎然地参观了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助教介绍说:学院是双语授课,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采取工作室制的高密度实训;采用北美电影工业规范和国际通行的申请制入学;学院在电影后期制作上独树一帜、享有盛誉。刚才我们在草坪上所见的就是工作室制的高密度实训。由此可见,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既重视课堂的基础理论学习,更重视学生在真实的操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其实,沪上还有一所百年高校,那就是当年的“圣约翰大学”。这座诞生于1879年的大学是当时上海乃至全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该校师生具有反清、反殖民主义的光荣传统,在73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出了荣毅仁、邹韬奋、林语堂、张爱玲以及顾维钧、宋子文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杰出校友。1949年“圣约翰大学”回到了人民政府手中,成为首先被接管的14所高校之一。之后,“圣约翰大学”逐渐开始分拆。新闻系、外文系、中文系等并入复旦;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并入同济;机械工程系并入交大;经济系并入财大……,至1952年秋,正式撤销了“圣约翰大学”。

  1952年6月,“圣约翰大学”、复旦、南大、东吴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原址成立了华东政法学院,几经变更与发展,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据气象台报道,3月19日,申城郑重进入了气象意义上的春天。春光明媚、微风荡漾、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百年学府、春意盎然。春天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与希望;校园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不负春光、青春飞扬、超越自我、追逐梦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