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航标的河流(1983年吴天明执导的中国剧情电影)

发表时间: 2023-11-23 19:56:43 发布于:产品中心<

  《没有航标的河流》(英文名:River Without Buoys)改编自叶蔚林的中长篇小说《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是由小说作者叶蔚林亲自编剧,吴天明执导的剧情片,由李纬、胡荣华、唐清明、陶玉玲、于文仲、黎舒兰等人主演,于1983年2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截止至2022年12月27日收获票房1.4万元。本片荣获1983年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第四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中西方电影中心奖、柯达摄影奖;第四届中国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六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特别提及、金热气球奖提名。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没有航标的河流的:影片剧情、演员与角色、幕后制作、影片亮点、获奖记录、反响与评价、网站评分等介绍

  影片讲述了“”时期三个放排人各自拥有悲惨的人生,心中的人性和良知却仍未泯灭。年轻放排人未婚妻被革委会主任逼迫嫁给其他人,为了挽救这段爱情,其余两人冒着巨大的风险把女人留在木排上,几人开始了在木排上的漂流生活。为了营救被迫害得奄奄一息的老区长,他们献出了一切。

  盘老五(李纬 饰)、石轱(胡荣华 饰)、赵良(唐清明 饰)是“”时期中三个平凡穷苦的放排人,他们整日漂流在萧水上接送来回的渡客。被贫穷和苦闷环绕的他们整日在船上斗嘴酗酒。一天夜里,石轱上岸去找他被革委会主任逼迫嫁给其他人的未婚妻改秀(黎舒兰 饰),在路途中遇到了被批斗得奄奄一息的老区长徐鸣鹤(于文仲 饰)。放心不下石轱的盘老五追了上来,正好看见老区长的惨状,念及老区长以前对他们的好,盘老五毅然决定先把老区长带上木排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改秀喜欢着石轱,对革委会主任的逼婚一直抗拒不从。知道石轱来找她的消息后,她当即出逃,来到河边与石轱团聚。在几人上木排后,赵良害怕被革委会追责,但在盘老五保证所有责任由他一人承担后,也同意了带上两人一起走。看着石轱和改秀青涩的爱情,盘老五也想起了三十年前她的爱人吴爱花(陶玉玲 饰),当年两人十分恩爱,但盘老五放排出了事故担上了债务,害怕吴爱花跟着他受苦便不辞而别。

  木排漂流到了双河街,眼看老区长快不行了,盘老五想去买人参给老区长吊命,无奈身上钱不够,正在着急时,一向抠门的赵良竟然主动拿出了给女儿存的陪嫁钱。在买人参的路上,盘老五意外遇到了吴爱花,此时的吴爱花沦落到了在路边要饭的境地,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旧时的爱情和今时的苦难让两人泪如泉涌,吴爱花向盘老五诉说了自己的悲惨遭遇,而盘老五也如实说了自己当初离开的原因。盘老五用真诚和热情唤醒了吴爱花生活的信念。在店铺中,人参被追来的革委会主任一行人劫去,盘老五冒着生命危险把人参抢了回来。暴雨来临,几人继续上路,在险要的老虎滩遇上了山洪,在木排即将散架时,盘老五看见了前方的浮木,将几人推下了木筏后自己却没有来得及逃脱。几人脱离危险后在河边大声呼喊着盘老五的名字。

  盘老五李纬饰见多识广的中年放排人,大半生都在木排上度过,放排经验比较丰富,性格粗鲁,酗酒,但敢爱敢恨,心地善良,所有的痛苦和悲伤都往自己身上揽。在老区长有难时不顾政策和环境的压迫仗义相救,为了同伴的幸福也甘冒风险带人逃跑。年轻时因欠了债不忍爱人受苦而忍痛离开。

  石轱胡荣华饰和盘老五一起放排的年轻人,身体健壮,善良勇敢,在遇到危险时首先想到他人,奋不顾身。未婚妻被革委会主任逼迫嫁给他人,因此整日愤愤不平,借着和盘老五斗嘴打架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感受到未婚妻的心意后不顾一切的带着她逃跑。

  赵良唐清明饰和盘老五一起放排的中年农民,为了挣到更多的钱放弃种地选择成为了放排人。因为想要儿子一连生了七个女儿,为女儿的陪嫁发愁,平日里节约到抠门的程度,但看见老区长有难,还是将自己这么多年存的钱全部拿出来买人参给老区长吊命。

  改秀黎舒兰饰石轱的未婚妻,一直喜欢石轱,性格刚强果断,对爱情忠贞不渝。被革委会主任逼迫嫁给了他人,但过门后一直抗婚不从。在得知石轱来找她后,毅然逃跑到河边与石轱私奔,随后和三个放排人一起开始了在木排上的漂流生活。

  吴爱花陶玉玲饰盘老五年轻时期的爱人,和盘老五十分恩爱,盘老五不辞而别后她苦等,在解放后与其他人结婚,有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但“”中丈夫和孩子相继遭到迫害去世,她也沦为了在街边讨饭的乞丐。遇到盘老五后,被盘老五的真诚和热情打动,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念。

  徐鸣鹤于文仲饰在“”被批斗迫害的老区长,带人真诚善良,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官”。被害得奄奄一息后遇到了盘老五,被盘老五带上了木排,在生命垂危之际获得了大家筹钱买的人参吊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环境下,叶蔚林被下放到江华码市镇大柳村劳动。这段经历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写出了很多记录当地瑶民生活的小说。中长篇小说《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就是这里面的代表。本片导演吴天明看了这篇小说后觉得有两个地方特别吸引他,第一个是“盘老五”的形象性格丰满,是好人还是坏人说不清;第二个就是小说的主题究竟是什么,一下子说不清。正是这两个“说不清”打动了吴天明,他当即找到叶蔚林,要求把这篇小说改编为电影。

  吴天明导演在一次访谈中透露,其实直到在电影开始拍摄前,他对于小说的理解都还比较肤浅,直到有一天看见了《文艺报》上一篇名为《自然、人、社会》的评论文章,他才突然明白“盘老五”这个人身上应该既有人的自然属性又有人的社会属性。文章中“自然、人、社会”的主题成为了《没有航标的河流》艺术构思的出发点,也让吴天明导演找到影片在导演设想上的“钥匙”。

  本片“吴爱花”的饰演者陶玉玲是经验比较丰富的演员,经历了“”的她退居二线年董克娜的《归宿》剧组结识了著名演员许还山。在工作之余,陶玉玲很喜欢看《小说月报》这本杂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见了《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对其中吴爱花这一个角色特别着迷,反复揣摩。许还山是隶属于本片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的演员,正好本片处于筹备选角的阶段,在得知陶玉玲很喜欢吴爱花这一个角色时,就向剧组推荐了陶玉玲。在影片发行后陶玉玲曾说过:“我这辈子没向任何导演推荐过自己,可是这部片子是个例外,是我写信自荐的,居然真的让我去了。还得首先感谢许还山同志。”

  在《没有航标的河流》选角工作中,导演吴天明认为当时一些演员总把“外表美”放在第一位的做法是不对的,他在选角工作中有意改变这种错误的做法。李纬这个演员外表上给大家留下的是一个反面角色的印象,吴天明导演选择李纬饰演“盘老五”是因为他在内在气质上和角色比较接近。在采访中吴天明导演认为选李纬选对了,他说:“李纬虽然其貌不扬,眼露凶光,但是他有准确的内心体验,所以他塑造的‘盘老五’不一般化,以质朴率真、深沉的心理刻画征服了观众”。

  陶玉玲是从八一制片厂临时来西安电影制片厂参演的,许还山担心陶玉玲吃不惯西影厂招待所的饭菜,每天让自己的爱人单独做饭给陶玉玲送过去,陶玉玲表示:每天排练回来都能吃到热腾腾的盒饭,感觉心里很温暖。

  吴天明导演选定李纬出演“盘老五”一角后,他亲自带着李纬深入到湖南江华林区生活了二十多天,还在木排上住了三天,体会放排工的生活。

  《没有航标的河流》是讲述放排人的影片,而演员们大多来自城里,皮肤很白,无法达到电影效果,在两个多月的排练和拍摄过程中,日晒雨淋的大家各个都晒爆了皮,陶玉玲曾说他们一个个黑的跟“泥鳅”一样。有一个湖南本地的年轻男演员很白,怎么都晒不黑,就比别人多晒几倍的太阳,身上起了一个个的大水泡。

  真实的放排人在水里是很少穿衣服的,因为放排环境很恶劣,女人又不会去放排的地方,在水里穿衣服就是累赘。饰演“盘老五”一角的李纬在拍摄时穿上了剧组女同志们送来的连筒,站在河里看起来就像什么都没穿一样。对此李纬笑呵呵地表示: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只要你们敢看,我就敢拍。

  《没有航标的河流》改编自作家叶蔚林的小说《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吴天明吸取了他执导的上一部电影《亲缘》脱离实际情况的教训,决心用现实主义主题让电影在真实性上更进一步,从剧本选择到筹备开拍,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克服了各个创作环节上的虚假现象。本片的剧本摆脱了传统的“戏剧化”范式,没有故设悬念,弄虚作假,而是用了现实主义手法,让情节的推进随着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的变化而循序渐进,自然流畅。通过木排上的一个“小社会”揭示了中国当时社会真实的生活中国的人情世态,有着多义的、深刻的思想内涵。用人物的爱情故事歌颂了爱情的崇高;用盘老五等人舍生忘死拯救老区长的行为表现了党群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盘老五等人与革委会主任的斗争则显示了政治邪恶势力必将灭亡的命运;赵良的贫穷、吴爱花的悲惨命运、老区长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等等则展现了在特殊政治时期下民不聊生的生活图景。个人主题与社会主题的有机交融共同构成了《没有航标的河流》的多义性。

  在本片的人物塑造方面,导演并没有像传统那个年代大众影片那样刻意为角色打上标签,把角色固定为一个符号,而是突破了公式化、概念化的牢笼,揭示人物美好情操的同时也不刻意回避角色的缺点。拒绝符号化的角色设定,依照人物真实面貌,一比一再现他们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复杂性和真实性。这样的人物塑造具备极高的美学价值。

  在刻画人物角色时,导演通过大量的细节和事件描写出了人物复杂的爱憎观,如盘老五为了一盒火柴和石轱在木排上打架,但石轱突然看见未婚妻改秀在山崖上,就不顾一切上岸跑过去,而盘老五看见有人在追改秀,就丢下了一切的嫌隙把木排靠岸让改秀上排,晚上为了成全石轱和改秀的爱情更是让出了棚子给两人住,自己在外忍受刺骨寒风;最后盘老五等人遇到山洪时大家都抢着去干最危险的活,盘老五将大家推下木排,自己独自与怒涛急流搏斗的场景,都让观众感受到了正是由于有盘老五这样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忘我精神的底层劳动人民的存在,民族和国家才有生气、有希望。

  本片导演吴天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宁失之于拙,勿失之于华”是这部影片拍摄之初就立下的总体追求。不玩弄技巧,让影片像萧水一样单纯。为了突出本片现实主义的风格,在摄影技巧上,本片很少使用变焦距镜头,因为变焦镜头的推拉会造成空间畸变,会破坏空间纵深从而引起环境失真;而且变焦推拉的主观强制作用会让观众的心里产生一种距离感,所以本片的镜头尽量采用了平常人的视线来拍摄,让观众在影片中感受不到导演,感受不到摄影机,最大化制造临场感。在用光方面,除了自然光之外,还在力求平衡与协调的同时注意制造渲染人物情绪的人工光,使光调既具有艺术美感又绝不脱离真实;在色彩上,整体采用灰平色,讲求真实;而对于演员的表演,导演要求所有男演员不化妆,女演员只在面部做一点打底处理。在情绪表达上,要求所有的演员学会抑制,十分激情只完成八分,把剩下两分留给观众。

  《没有航标的河流》于1983年2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截止至2022年12月27日,共获得票房1.4万元。

  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中,导演以极度写实的风格刻画了剧情、角色甚至是画面。梁德全在杂志《探讨与争鸣》上发表了《一种新趋向——近年国内银幕形象观念变化》一文,阐述了他对中国影片变化趋势的看法,他以《没有航标的河流》为例,他认为本片自然形象和意向形象都不再以单纯的风光、社会背景出现,它常常构成造就人的一种内力,有时甚至直接作为一种人生主题的象征,以构成人物内心的冲突。电影中的人物也不再在狭隘的意义上作为社会的人存在,而也同时作为自然的人存在着,使得影片里能够透出一股浓重的历史感和文化进程轨迹。

  西北大学的李姗姗认为《没有航标的河流》是导演赤诚情感的真实流露,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获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盘老五裸身戏水等镜头在当时引起了大量讨论,也算得上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镜头之一。

  中国戏剧学院的苑笑颜认为《没有航标的河流》主题、人物和剧情都非常真实,打破了传统电影对于社会观念的美化和对于人物的脸谱化塑造,是对现实主义美学的初期探索,也是吴天明导演在“真实之路”上的起步。

  本片导演在他自己发表的论文《探寻真实之路的起步——没有航标的河流导演体会》一文中对影片评价道:由于我们不够努力,功力不济,导致影片效果不尽人意,比如在用光的方面,在影片的光调处理上缺乏构思,导致影片整体色调太平,该亮的不够亮,该暗的也没黑下去,用光对人物情绪的刻画比较失败。影片前后两部分的风格也不够统一。

  西北大学李姗姗认为本片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对底层人民的生活进行了真实描述,但“政治先行”的思想仍然束缚了导演,影响了本片的艺术成就。

  《恐惧的政治》是一本2007年9月1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英国学者弗兰克·富里迪。

  王桂荣(1963—1985),女,北京市人,党员,电车公司一场103路售票员,1985年被评为全国城市公交系统劳动模范。

  刘东方,大学本科学历。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绘画作品曾获山东省“全景杯”书画大赛二等奖。

  杨芳,女,1982年10月生于山东省沂水县。现任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