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看惠州龙门这个镇 千年食辣食出大产业

发表时间: 2024-04-19 10:59:53 发布于:kaiyun电竞官网地址<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广东人饮食素来清淡。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在惠州与河源交界处,位于东江支流公庄河河畔方圆百里的平陵、公庄等镇街的客家人喜食辣味已有上千年历史,且吃辣的程度上远超川湘等地。如今,公庄河畔人家积累了丰富的辣椒文化,尤其在辣椒种植上独树一帜。平陵指天椒走出大山,远销珠三角,当地部分村庄依靠辣椒种植,已成为“百千万工程”的致富典型村。

  惠州龙门与博罗交界处,有一条河流名为公庄河,属于东江支流。河流经过平陵、公庄等镇街。千百年来,这方水土的人们在饮食上却与周遭大相径庭,只要端上桌的菜一律辣味弥漫,无一例外。

  平陵人何时开始吃辣?古书记载大致始于唐朝,至今已有千余年。“我们远祖应该与周边客家人不是同一时期迁来此处,饮食上的习惯自然不同。”今年七十有余的平陵人李伯和记者说。平陵、公庄两镇街的食辣源头从何而起?当地人们其实早有公论,“公庄”的地名本身就充满了北方风格,在南方,无论村寨很少有此称呼。《博罗县志》记载,唐朝末年(879年),黄巢率军南下进入广东。“老一辈的人都说原来村里有一些与黄巢军有关的石像、石碑等。我们这一带的人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当年黄巢起义军的后裔。”或许,这就是出现“公庄”这个充满北方风格地名的缘由。惠州一些文史专家甚至认为,如今的公庄河畔两岸居民,极有很大的可能是黄巢起义军沿东江两岸进攻循州时留下的伤病员后裔,他们的先祖当年在此躲过官军的追捕,成为当地村民,并称其居住地为“公庄”,沿袭北方人对“村”的称呼。

  如今,地处惠州与河源交接的龙门县平陵街道、博罗县的公庄镇、龙江镇均处于公庄河畔,人们对辣椒情有独钟,可谓无辣不成宴,尤其钟爱本地特产大个指天椒。在平陵镇上,本地餐馆上桌的每一道菜,就没有不放辣椒的,远超以辣闻名的川菜和湘菜等辣味菜系。

  在平陵,当地居民喜欢用新鲜辣椒剁成颗粒加入任何菜肴中精心烹饪。对于不喜辣味的食客来说,实在是一种挑战。在当地人的家常菜中,也是越辣越好。平陵镇区最有名的一家全牛宴餐厅内,食客们面前摆放的菜肴,无论凉菜、热菜、荤菜还是餐前小碟全是辣味。当地人认为,平陵、龙江当地均为不多见的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寒气较重,居民选择辣椒为食,达到驱寒、祛湿、开胃的效果。

  当地人们喜食辣椒,有关辣椒的产业自然容易形成。如今,平陵、公庄产的辣椒酱、辣椒泡菜、腌辣椒、腌豆角、腌蒜头,都与辣椒沾边。甚至辣味肉食加工品种也慢慢变得多,“辣而不油腻,与另外的地方不完全一样。”这是外来游客对平陵餐饮的点评。

  自古以来,当地居民都会在房前屋后、边角地里种上辣椒,与地里的茄子、黄瓜、青菜、萝卜等农副产品一同种植,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深秋至来年春天,就开始制作辣椒酱和干辣椒备用。

  当地人食辣成瘾,尤其钟爱本地特产大个指天椒。自给自足之外,近年来当地指天椒产业发展迅速,平陵街道生产的公庄河指天椒逐渐进入到规模化种植,远销广深莞等地。

  在平陵街道竹龙村一片平整的土地上,漫山遍野的指天椒迎来大丰收。广阔的种植园内,员工们加班加点采摘。“一天可以赚取300元薪酬,村里的富余劳动力不够用,还得请来外地务工人员帮忙。”竹龙村书记徐平华介绍,竹龙村地理位置非常好,交通便利,紧邻龙门县城,地势平整,土壤很适合种植辣椒、菜心等农产品。

  谁也不曾料到,这片给当地带来极大经济效益的辣椒基地,曾是撂荒多年的弃耕地。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当地农民宁愿远走他乡打工,也不愿下地劳动。今年以来,龙门县总工会积极做出响应号召,动员全县300多个基层工会近3万名工会会员和社会力量热情参加“百千万工程”,他们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联系发动企业、乡贤、慈善团体等社会力量重点推进全县约1.1万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采取“工会+集体+企业”方式,将撂荒地从农户流转集中至村集体,而竹龙村的辣椒种植基地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因地制宜,竹龙村成功引入第三方资金,成功打造了辣椒种植基地,与科研部门进行合作,通过优选配种、精准灌溉,促使辣椒生长周期优化,最大限度获得高产。

  平陵镇辣椒在促进公司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每天都能采摘几吨,几台卡车轮番作业,当天就能运到东莞、深圳等城市。目前来看,产销两旺,算是打出平陵辣椒的名气了。”徐平华说,当地祖祖辈辈吃辣椒,没想到现在吃出了一个辣椒产业,且越来越出名。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