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我国节·中秋】节庆云南 中秋:同庆“我国”节 家国共团圆

发表时间: 2023-11-23 19:53:35 发布于:kaiyun电竞官网地址<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秋月明,清风习,月桂香满。在这天高气爽的时节,神州大地共赏一轮明月,共寄团圆之思。

  中秋,又称“月夕”,最早见于《周礼》一书。《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变老,行糜粥饮食。” 秋者,庄稼老练之意也。阴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中秋真实构成全国性的节日则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就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一说。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首要节日之一。

  中秋是中华传统佳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丰盈的期望,对团圆的渴盼,对满意的情思。在古代,阅历了春耕夏耘的祖先们,在中秋总算迎来五谷丰盈,举家团圆,这是辛劳背面的亲情凝集,寄予了古人对国家强盛、现世安稳的漫长祝福。

  《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这一天,酒楼、店家都会从头安置一番,拿出新启封的好酒来卖,果铺前更是堆满了新鲜佳果。夜市人马喧哗,大众们登上楼台观月,一些富户人家则会在自家的楼台亭阁上赏月,一起摆上美食、组织家宴。即便是住在陋巷里的贫穷人家,也会典当衣物去购买酒馔,在月下喜度中秋。

  “星斗让光荣,风露发晶英。能变人世世,翛然是玉京。”“丹桂扶疏,银蟾依约,千古佳今夕。”“乘风好去,漫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百年来,从秦砖汉瓦到唐风宋韵,一轮明月盛满了一代代我国人的文明乡愁。

  明月,洁白夸姣,承载离家人无限怀念;明月,温暖满意,标志人世间和乐满意。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当夜幕来临,皎月升空,中华儿女淋漓尽致挥洒情愫,接续祖先浪漫幻想,品尝收成的高兴,共叙未来夸姣愿景。

  文明如水,源源不绝;明月如镜,照射古今。数千年来,中秋蕴藏的意绪与哲思,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特定的认同、交流与凝集方法,寄予着亿万家庭对团圆的神往,承载着连绵的血脉亲情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我国人眼里,家是繁衍生息的场所,是安居乐业的港湾;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更是精力的家乡、心灵的归宿。家奠定国之柱石,国护佑万家安全。

  在这月圆之夜,有人和家人聚会,享用夸姣时光。有人戍守祖国边关,书写芳华无悔,有人看护万家灯火,怀念深藏心底。凝眸明月,浮想联翩,道不尽悠悠家国情。

  当中秋遇上国庆,举国同庆,阖家团圆,国与家“撞了个满怀”。民胞物与,家国同构,神州月圆,碰杯同庆,祝福小家团圆和美,祈福大国联合富足,家国梦圆!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之后每当中秋,便摆出果品,赏月畅谈,把酒问月,道贺夸姣的日子。此外,我国许多当地还有祭月、拜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向明月寄予对未来的希冀。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的一种供品,后边成了民间相互奉送的礼品。现在,中秋吃月饼更是成了许多人必选的项目,取团圆之义。

  除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大赋名篇《七发》中就有了翔实的记叙。汉今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说道:“定知玉兔非常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古人有“燃灯”以助月色的习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在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为昌盛,特别是广东区域,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出果品、鸟兽及“道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色彩。中秋夜灯内燃烛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造的各种食物,以糕点、糖块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百口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用。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替代。

  南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习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户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傍晚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火油,火上加油,瞬间四野火红,照射如昼。”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