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工人到航标大师

发表时间: 2024-01-21 21:55:23 发布于:开云全站官网入口<

  “数字航道建设有功个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7篇专业论文、5项技术专利……这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代表着他的多重身份:技术能手、劳模、创新者,同时更是他30多年来在航标技术发展上留下的一个个足迹。

  航标监控是他的强项,终端维护是他的特长,技术创新是他的最爱。在这些荣誉的背后,他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继续为长江生态文明航道建设提供自己的力量。

  潘国杰是长江南京航道局镇江航道管理处(以下简称镇江航道处)的航道科技术人员,但同事们从来不用职务或名字来称呼他,而是亲切地叫他“大师”。问起这个雅称的由来,人们的回答却出奇的一致:“因为他在航标技术方面的确很‘牛’!”

  而“大师”潘国杰在去年之前,仍是一个普通工人,学历仅仅是大专。就在2012年,他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江苏省机关事业单位技师考评,成为长江南京航道局通过正规考评程序取得技师证书第一人。

  同年,南京市总工会在镇江航道处设立了以潘国杰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这是长江航道系统内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从1990年开始至今,潘国杰在航标技术方面陆陆续续取得了十多项创新成果,成了行业内当之无愧的专家。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潘国杰笃信:“收获来自于长期积累。”他在南京河运学校学的是船舶驾驶,在学校时就对电子专业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进修过船舶电工、船舶电子设备等课程。1985年,他被调到航标灯仪修组工作,为了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他通过自学掌握了更多的电子电路知识。不但能熟练修理电闪仪、自动换泡器、半导体闪光器,还能自制闪光器线路板,自己装配半导体闪光器。

  随着航标灯控制技术的发展,他又自学了数字电路知识,掌握了多功能航标灯的工作原理和各种故障维修,还根据实物将TS-1型通用闪光器的工作原理图绘制出来,并将其工作原理进行破解、分析,写成论文,发表在杂志上,供航标灯修东西的人参考。

  2003年,长江南浏段进行航路改革,长江南京航道局引进了上海炜实信号控制设备公司生产的WM-170型智能冷光源航标灯,航标灯进入了单片机控制时代。潘国杰与时俱进,又自学了单片机知识,并根据智能航标灯实物绘制了原理图,为一线工人们修理数字航道智能航标灯提供了方便。

  2006年,他针对航标现场检查发现航标灯的灯头线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对当时航标灯接线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方法,就航标灯导线的质量、长度向生产厂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还对航标灯的接线提出了规范化的建议,撰写了《对航标灯电源线及接线的调研和建议》一文,对航标员进行专项培训。

  在镇江航道处,他是现场爬标检查最多的人。这一切都是为了进一步探索工人们在一线工作中遇到的阻碍和困难,然后尽力在技术上为他们解决。

  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会把小事做细做好的人却很少。潘国杰是一个较真的人,即使是经年累月的重复工作,他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镇江航道处的顶楼,有一间小屋子,里面堆放着各种监测工具、航标设备,一张简陋的书桌摆在窗前,潘国杰常在这个地方进行航标灯的监测工作。顶楼的天台,也是他的一个实验场地,摆放着各个厂家送来检验的航标灯和太阳能板。

  每一盏报送故障的航标灯,他都要亲自检修。潘国杰从不打“马虎眼”,在这间小屋子里,他戴上眼镜,接好设备,不放过每一个环节和零件,不光单纯要修好,还要弄清故障的原因,尽可能的避免类似故障继续发生。

  用他的话来说,他是一个严格的执行者,他在航标技术方面的创新,也正是未解决领导和同事提出的各种问题。

  2013年,由潘国杰主持设计的航标专用锂电池第三代诞生。这项研究成果为我国的航标供电从铅酸时代步入锂电时代提供了示范,是航标电池的一次重大变革。

  一家电池厂厂长来镇江航道处推销航标用铅酸电池,潘国杰带着他来到了创新工作室,并进行了现场试验:他设计的锂电池在接错正负极产生短路现象后会自动断电保护,重新接通线路后仍能正常工作,内部硬件丝毫无损,且电池电压分毫不变。电池厂厂长由衷称赞:“这个电池比我们生产的好!”

  这种新型磷酸铁锂电池的重量仅13公斤,容量却达到120AH,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接线方便、故障率较低、太阳能浮充放电效率高、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从根本上改变了铅酸蓄电池体积大、重量大、太阳能浮充效率低等缺陷,且常规使用的寿命是原铅酸蓄电池的4倍,目前已在长江下游数字航道系统得到初步应用。

  而潘国杰仍在继续完善细节。从第一代到第三代,隐藏外部螺丝、增加气压阀,他所作的都是细节上的改进。隐藏外部螺丝、增加气压阀以解决电池箱的水汽泄露问题,并通过了防水试验,还具有过流保护功能。不但接线个接头,每个接头采用螺丝连接,现只有正负极两个接头),将安装时间从10分钟减少为不到1分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可以使现在使用的航标更加节能环保,进一步节省航道维护成本。

  厂长带来的电池自然没能推销出去,许多航标设备仪器生产厂商都在潘国杰这里碰过壁。“我绝不是故意为难他们,而是他们的设备和技术没有我这的好。”

  如此自信的背后,是他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在从事航标灯仪修工作10年间,潘国杰紧紧围绕航道生产,把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如单双闪合一航标闪光器、电子换泡器、岸标遥控查灯装置、LED光源航标灯、170型LED智能航标灯、航标专用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等。

  他提出的“三闪航标灯闪光节律方案”,巧妙地将单、双、三闪周期由原来的6秒改为4、5、6秒,既可以使船舶驾引人员缩短灯质判断时间,又可以使这三种灯质的航标灯耗电量相同,为航标配电和维护带来方便。这套航标灯的闪光节律一直被长江南京航道局沿用至今,其使用价值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已无法用金钱量化。

  他还为长江南京航道局制作航标灯闪光器约1万只,为单位节约了大量的经费开支。2008年,潘国杰对辖区专用标志的配电进行创新,将专用标志岸标的配置调整为:155型LED航标灯+12V60AH蓄电池+20W太阳能板。对部分专用标志浮标也进行了同样的配置,这种配置满足了专用航标灯常年供电需要,大幅度减少了航标维护工作量,受到一线职工的欢迎。

  在镇江市,潘国杰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技能:家用彩电修理。他利用自学的彩电维修技术,多年来一直义务为市民修理彩电,彩电维修的基本方法也被他应用到航标电子科技类产品上。

  这是潘国杰进行技术创新的一大特点:他爱与别的行业的专家进行交流,吸收别的行业的有关技术,将其用于改进航标电子科技类产品,促进了航标灯生产质量的提升和维护技术的提高。他在看电视时也习惯拿着纸笔,一旦看到可能对航标技术创新起到一定的帮助的内容,就马上记下来。

  他先后将TPE电缆、防水接插件、接线端子、石棉套管、热缩套管等新材料应用到航标上来,对接线、安装工艺进行了改进;他在浮架内侧设置穿线环,为航标终端、太阳能充电控制器设计了安装支架;他结合数字航道要求,研制了“航标专用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已取代原产品在长江下游南浏段普遍的使用,受到专家和一线工人的一致好评。他还率先将防水模压接插件应用到长江下游航标上,大幅度的提升了航标现场维护的质量,仅在这一项上,航道站船减少了开航次数,为单位节省了大量的燃物料开支。

  这些累累硕果,使潘国杰在镇江航道处拥有着数一数二的“人气”。他的创新工作室也迅速聚集起了一批年轻人,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都热情活泼、爱学肯干,在潘国杰的带动下,青年职工们也发挥着自己的专长,为航道事业发展贡献着力量。

  水手长张金标,头脑灵活、善于钻研,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安装支架,就是他的创意。“大师”在进行锂电池进水试验时,他也在一旁认真学习、热情参加。青年职工王国波也让潘国杰十分欣赏,共事多年以来,做事一丝不苟,虽然所学的是港航专业,但对信息技术也有浓厚的兴趣与一定的技能。受到“大师”技术创新的触动,王国波也在筹备建立一个航道原始记录数据库,将局部测量的原始数据整合到电子数据库中,为长江航道建设提供更详尽便利的技术支持。

  如今,已年过五旬的潘国杰又成为数字航道现场维护和远程监控方面的专家能手,他的身边也有着得力的青年职工作为助手。青年拥有创新的无限潜能和理想人格,长江前浪推后浪,潘国杰的精神在镇江航道处的青年职工身上得到了发展和延续。

  ·1994-2003年,“多功能闪光仪”、 长江下游单、双、三闪航标灯闪光节律的选择方案、接线端子在航标灯上的使用、航道用LED发光警示牌设计方案

  ·2007年,充电控制器、航标终端安装支架及岸标安装箱设计、TPE材料电缆线在航标灯上的使用

  ·2009年,数字航道航标现场接线工艺改进、长江下游数字航道“航标专用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6-GFM-60蓄电池在专用标志上的使用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